我院在2025年第四届研究生“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明细如下:
获奖作品名称 | 学生姓名 | 学生专业 | 指导教师 | 获得奖项 |
新旧共生、和而不 同——基于数位化活态博物馆理念下的重庆环城墙地带更新规划设计 | 李子逸、王懿莹,段恒杰、王鑫 |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 崔诚慧、赵宏宇 | 二等奖 |
千忆城万巷里——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重庆幻城墙地带城市更新设计 | 张宇晨、徐伟伦、武泽、宋佳欣 |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 吕静、杨柯 | 三等奖 |
山城古韵长——基于文化触媒理论的重庆古城墙一直活化设计 | 娄善昱、靳豪娣、张佩卿 | 建筑学 | 崔诚慧 | 三等奖 |
智享古垣.针绣新章——基于城市针灸理念下的重庆环城墙地段更新设计 | 成奕霖、宋文丽、马晨璐、王立媛 | 建筑学 | 金龙、崔诚慧 | 三等奖 |
赛事简介:
第四届研究生“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由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WACA)、辽宁省城市规划协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院承办。
本次竞赛主题为“有机更新、活力再生——重庆环城墙地带更新规划设计”。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保护城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优化空间布局以及激发城市活力,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特别是重庆的环城墙地带,这一区域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价值,其更新对历史城区的价值提升和活力激发至关重要。为解决历史城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历史环境碎片化、文化资源利用不足以及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欠缺等问题,规划设计竞赛旨在汇聚国内外高校研究生的智慧,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生态、经济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城市空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等多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助力环城墙地带沿线空间环境的活力再生。
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30组共计429名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土木水利等专业的研究生报名参赛,共收到88份竞赛方案投稿。经过专家评审组5个多小时的三轮筛选,最终共选出一等獎作品10份、二等獎作品17份、三等獎作品34份。
竞赛评审:
本次竞赛评审,邀请重庆大学李和平教授为竞赛评审组组长,北京大学汪芳教授、同济大学卓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世福教授、沈阳建筑大学袁敬诚教授、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许东风处长、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钱江所长为评审专家组委员。
优秀作品展示
二等奖
题目:新旧共生、和而不同——基于数位化活态博物馆理念下的重庆环城墙地带更新规划设计
小组成员:李子逸、王懿莹,段恒杰、王鑫



三等奖
题目:千忆城万巷里——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重庆幻城墙地带城市更新设计
小组成员:张宇晨、徐伟伦、武泽、宋佳欣




三等奖
题目:山城古韵长——基于文化触媒理论的重庆古城墙一直活化设计
小组成员:娄善昱、靳豪娣、张佩卿



三等奖
题目:智享古垣.针绣新章——基于城市针灸理念下的重庆环城墙地段更新设计
小组成员:成奕霖、宋文丽、马晨璐、王立媛




恭喜在竞赛中斩获佳绩的同学及悉心指导的优秀教师!
初审:崔诚慧
复审:张广平
终审:赵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