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乡村设计微专业招生

时间:2025-09-28 浏览量:

解锁乡村设计微专业,打造你的创意梦想田,诚邀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开启乡村设计的潮流之旅!

undefined

01 专业介绍

“广袤乡村大有可为”!乡村设计微专业依托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开设融合人工智能、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集教、学、研、赛于一体的创新型专业。以理论研究、数字智能、创新实践为主要方向,理论与实践互动,校企联合办学为主导,校际交流为助力的实践型专业。毕业生不仅可选择到基层乡村治理单位、乡镇规划建设部门就业,还可进入乡村文旅策划、乡村数字化服务平台等领域,从事乡村规划设计、项目策划、社区营造、产业开发等相关工作。

02 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以“重实践、实基础、突竞赛、泛方向、显专长”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乡村发展与规划、建筑设计理论,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分析与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模块化课程与项目制学习,学生将具备从调研分析到项目落地的全过程能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急需的“懂技术、善管理、有情怀”的青年力量。

03能力提升

学生将将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调研、工作坊、项目实践及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以下核心素养:

· 乡村空间规划和建筑设计能力

· 数字技术(如GIS、BIM及AI分析工具)应用能力

· 乡村产业与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 跨学科协同与项目组织能力

· 政策解读与乡土文化传承意识

04 课程设置

紧密结合国家乡村发展需求与政策,把握乡村发展脉络,充分运用“校企政地”联合教学资源与优势,形成以“理论为基础、数字技术为手段、创新实践为导向”的3个方向,7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包括2门理论基础课、2门数字课、3门创新实践课。设置包括乡村设计概论及乡村建设调查、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AI空间叙事辅助下的乡村设计方法、数字时代的乡村空间认知、乡村空间环境营造、乡村人居环境设计实践、现代木构设计技术与数字建造等课程。

05 师资力量

教师团队由建筑学、城乡规划“双师型”教师,联合“校企联合”“校际合作”单位的数十位导师共同组成。师资力量雄厚,外聘乡村建设领域专家和AI智能方向顶级学者,聘请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学者,上海润邻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加拿大木业协会、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金柏胜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联合教学。

06 教学安排

教务处负责微专业编班、编学号工作,建筑与规划学院负责乡村设计排课工作。课程实施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教学模式。依托生态智慧城镇研究中心、木工坊、校外乡村实习(实训)基地、竞赛工作坊等开展实践课程为主的教学。

07 丰富的课堂

乡村实践,走进乡野考察乡村环境与建设,学习乡村人居智慧。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传承传统乡村手作,包括门、窗、檐口、隼结构等传统建筑元素等制作技艺。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大数据运算以及部分AI软件在设计中的应用。

参与乡村设计重大赛事为导向竞赛工作坊,以赛促教。

08 学制、考核及毕业证书

采取2-3学期弹性学制,总学分15学分。课程考核方式均为考查课,以实践课程为主。修读微专业的学生,需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读完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报教务处审定,由学校统一颁发“吉林建筑大学微专业证书”。

09学制、考核及毕业证书

采取2-3学期弹性学制,总学分15学分。课程考核方式均为考查课,以实践课程为主。修读微专业的学生,需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读完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报教务处审定,由学校统一颁发“吉林建筑大学微专业证书”。

10招生对象及要求

招生对象: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二、大三、大四在读本科生(除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外),计划招生30人。

招生要求:主修专业已经修读的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含)以上,补考或重学后无不及格课程的学生可以申请。

11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由建筑与规划学院负责。学生修读微专业期间,其微专业的学习成绩由建筑与规划学院保管,学生完成微专业学业后,微专业所在学院将其微专业成绩单送学生主修专业所在学院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12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报名办法:加入“乡村设计微专业2025”QQ群(671463474)下载报名表,2025年10月12日前填写并发送至指定邮箱1041747108@qq.com。

选拔方式:符合报名条件者择优录取,如报名人数超过30人,采取面试方式进行选拔。

undefined

13 联系方式

建筑与规划学院 白老师 电话:15843056989(微信同)

初审:白立敏

复审:张广平

终审:赵春雷

附件1 吉林建筑大学乡村设计微专业报名表


版权所有: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逸夫教学馆            邮编:130118          联系电话:0431-8456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