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王亮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在“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官邸旧址修缮工程”中,成功实践了文物修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模式。通过对项目的总体管理、报批报建管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协调管理、信息管理等,构建起一体化、全周期的项目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工程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效率,强化了质量、成本与进度的系统控制,为复杂文物修缮项目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范式。
关东军司令官官邸始建于1933年,1934年竣工,为欧洲城堡式二层混合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 3184㎡。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苑“一栋”作为曾经的关东军司令官官邸和吉林省委一号招待所,它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实证,也承载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记忆。
本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据《吉林省政府网》报道,省委书记黄强多次赴现场调研,提出要坚持“修一次、保百年”标准,高质量修缮好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展示吉林独特魅力。
图片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经过300余天精心施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2025 年 9月30日全部核心修缮任务基本完成,开始试营业。实现了“工期可控、质量达标、意义凸显” 的项目目标。

摄影:王亮

摄影:冯健男
2025年10月12日,学院院长赵宏宇与王亮教授陪同张杰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中心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一行,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张杰教授对项目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摄影:王飞

摄影:刘俊波
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带动了我院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实践管理,形成了完善的师资梯队,树立了吉林省文物保护工程的新标杆。形成了可推广、可借鉴的建筑遗产修缮模式。项目的圆满完成,不仅为我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示范案例,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在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与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持续发展。
初审:王 亮
复审:赵宏宇
终审:赵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