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正文

教学成果展 | 木构建筑设计 | 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期中评图

时间:2025-05-08 浏览量:

2025年4月下旬,我院设计基础教学团队完成第一阶段“空间实体构建设计”,开展了成果展示与评图。此次,一年级建构侧重于单元空间及其组合形式,由24级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建筑国际班级,共计25组方案进行展示。此次一年级建构,有别于往年的建构课程,是学院首次将设计基础从“实体模型搭建”转向“数字化仿真模型”的实验性尝试。

undefined

undefined

2025设计基础教学团队——设计成果展

第一阶段点评,由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赵宏宇、教学副院长张广平、系主任赵建彤、副系主任宋义坤、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常悦,设计基础教学团队负责人孙婷,以及张萌、郭苏琳、邹天格、邓阳、郑秋龄、周洪涛、王冲等老师共同参与了教学成果点评。第二阶段点评,由企业导师辽宁金柏胜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郝兆宇、無名营造社陈国栋等进行点评。

此次课程设计,是24级一年级学生对建筑形体、空间、材料、结构、节点细部、应用场景、经济合理等系统性认知,结合学科专业性工具Revit、4D、D5、AI辅助工具进行方案推演与生成,通过数字化1分钟的数字模型视频,呈现学生对空间构想、场景构想、结构造型的可能性。参与评图老师对一年级设计基础“数字化仿真模型”以及数智化工具辅助设计的尝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学成果展在逸夫楼建筑与规划学院一楼展厅,1:10实体结构模型展与数字视频展同时进行。

undefined

院长赵宏宇 总结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通过木材的材料属性、结构特征的解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学“技术+人文”的创新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字技术、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文化传承的交互赋能。此次,设计基础以结构与设计关系为起点,运用AI提高设计效率,激发老师同学们更多的空间构想。一年级学生通过“小型木构设计”,了解建筑生成逻辑、科技前沿、建筑环境与传承,以及AI工具介入设计流程。院长赵宏宇在总结中强调,在多元的技术浪潮下,作为大一阶段的建筑学初学者,保持技术前卫的学习姿态,切实回应当下现实需求与应用创新。

24级学生作品—1:10实体模型(以汇报班级顺序,排名不分先后)

undefined

建筑243班 “斗拱的实验”

undefined

建筑243班 “桁木晶舍”

undefined

建筑243班 “栖栅间”

undefined

建筑242班 “格阁答”

undefined

建筑241班“沐·风”

undefined

国建242班 “六角森语铺”

undefined

规划241班 “木悦庭院”

undefined

规划241班 “不盒里”

undefined

建筑243班 “聚变空间”

在此,对“沐·风”“格阁答”“栖栅间”“桁木晶舍”“聚变空间”“斗栱的实验”“六角森语铺”“nightwave”“木隐间”等25组参与评图参展方案给予点赞,对真实建造与功用性发挥了现阶段的极尽构想,以面向未来的空间设计。


责任编辑:高晓光

文稿编辑:孙   婷

图文排版:杨雪莹

初审:孙   婷

复审:张广平

终审:赵春雷



版权所有: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逸夫教学馆            邮编:130118          联系电话:0431-84566130